平远科技
2023-06-03
从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而近期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7月1日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发改环资〔2021〕969号),“十四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主基调,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主旋律,科技创新和低碳绿色发展将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主动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用能需求量大,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和高碳产业结构,导致我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纵观发达经济体的双碳实施进程,我国任务非常艰巨。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及净零排放,欧盟经济体基本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45年左右,而中国是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必须用30年的时间完成发达经济体60年完成的任务,任务艰巨程度不言而喻。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工作中,首先,我们要明确减排工作的责任边界。第一步要把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工作落实,要把计量手段、统一标准、计量方法搞科学。只有在扎实的基础工作上,才能科学地计算“碳达峰”的指标。在基础工作中,不能只喊概念,更不能只喊口号。在“碳达峰”指标的确立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CO2排放的现状,还要留有未来发展的空间。其次,要加快研发和推广CO2减排的绿色工艺。再生行业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绿色工艺,先进的过程技术,来实现CO2的减排。特别是在产业生产的链条中,如何通过绿色先进工艺减少CO2的排放,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分离和捕捉CO2,如何搞好CO2的运输和封存,这些都需要工艺技术和工艺手段来解决。第三,CO2减排的难度很大,CO2中和的难度则更大。
另外,在绿色转型发展中,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也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方面,我们要扎扎实实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研发和寻找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的先进实用技术,要从塑料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可降解方法中筛选出一批先进适用、可推广复制的技术;二是要在选定的技术中,认认真真组织一批试点、示范企业进行推广;三是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再选择一些省市或大中城市开展更大范围的推广试点;四是要制定出在全国范围推广的路线图和政策措施建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技术水平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方法。
需求端: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在售后服务体系中应用再制造产品并履行告知义务。鼓励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这一规定的提出对再生产品的使用是一个重大利好,将逐步扭转以往偷偷添加再生材料,羞于承认自己产品内含有再生材料。从之前被摒弃到如今被重视,也归因于使用目的变化,以前是以降成本为目的,现在是以资源化利用和降碳为目标。
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河南省扶沟县经济开发区。作为一家先进的再制造企业,公司专注于PCR/PIR再生塑料的研发、回收、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再生塑料循环利用方案。
公司长期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深度挖掘再生塑料的潜在价值,推动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再生塑料领域率先开展ESG实践,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设有河南省周口市再生塑料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通过了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和美国UL OBP 2809趋海塑料认证,获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14001环境体系和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认证。
公司拥有国内再生塑料行业唯一一套高标准中试实验室,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有深度产学研合作。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李望良研究员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特聘研究员,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秉承规范化、集团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循环再生品牌,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改造,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和科技赋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公司以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企业。
未来四十年,再生塑料行业将迎来强力发展,并形成万亿级的再生塑料市场需求。公司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机构、公益组织和政府合作,抓住"双碳"政策和市场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公司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高循环再生环保材料利用率为目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延伸循环产业链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全球"双碳"战略目标。
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科技和绿色生产方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